野水催鲈虾正肥,初秋最是吃鱼蟹的好季节。
买鱼的人多了,柳桥鱼市场重新红火起来,连带的周围农家也热热闹闹。
稻麦齐收,村舂声隔树可闻,多鲜活的有声画。她很想空手变出台相机,把眼前的画面停格下来。
当然,秋日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光明正大贴秋膘。芥菜青蒿加肥鱼,大铁锅炖的烂糊,就白面或玉米面饼子吃。老苏诗中如此写,不知让古往今来多少读者流下口水。
林绣馋了好久的鲜鱼,今日终于有空抱着来福直奔柳桥。寻到上回买过的摊位,还是原来那位渔翁。
她挽起袖子,“老板,这鱼怎么卖?”
老板认出她来,笑眯眯地道,“小娘子开的酒楼,自然价格优惠。”
旁边一面熟的妇人探过头,笑得爽朗,“没几日就开起大酒楼,小娘子果真不简单。”
林绣被夸的不好意思,又把肩上背篓卸下来,“可有无刺的鱼?”
她一直觉得吃鱼有点像赌石。每次吃到刺少甚至完全无刺的,都顿生上天垂怜之感。海鱼刺少,可惜难以运输,只有最靠海的人家才能吃到。
淡水鱼里,数鲈鱼和鳜鱼少刺。老板捉起几条肥鱼,麻利地开膛破肚,洗刷干净装进她的背篓。
鱼得了不少,该去买虾。软炸、白灼、爆炒都可,不过她还是最爱滚水略一煮,即刻捞起来蘸姜汁香醋。也就是所谓的“短箱倾碎碧,纤指剥轻红。”莹白的美人指剥虾,简直是视觉与味觉双重享受。
桃枝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不知绣姐姐从哪学来这么多讲究。”
或许因为正逢五日一休沐,来鱼市场闲逛加挑选的人格外多。推推搡搡间,隔壁美妇人头上戴的珠钗不知去了哪。按“寻物学”所讲,越心急反而越找不到。
林绣深谙此道,干脆放下背篓,同她主仆几人一起细细搜索。寻了片刻才找到,原来正巧勾住了竹筐的缝隙。
终于放下心来,那人连连道谢,林绣很不好意思地抿唇。自己丢东西多了,经验自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