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之亦然。
人一旦现自己开始老去,就会下意识开始为将来,甚至身后事打算。
寻常人会考虑家产分配,子女安危与生存状况,对于帝王而言,除了这些,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江山传承。
没有人会长生不死,即便有过这些念头的秦皇汉武其实心里也都清楚,否则何必要生前大费周章地修造陵寝?何必立太子呢?
皇帝会死,但江山会传承。
虽然明知道皇位传承千世万世不可能,秦始皇春秋大梦,二世而亡的笑话已经传承数百年了。但每个皇帝都会执着地做着这样的梦,退而求其次,至少希望江山传承的更为久远一些。
最重要的是不能毁在自己手中,或者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毁掉,纵然不怕见到列祖列宗汗颜,也得担心死后陵寝被侵扰。
李世民已经年近不惑,长孙皇后的死给他敲响了警钟,自己很清楚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春秋正盛那种话完全就是臣子和侍从的奉承,很不靠谱,很容易蒙蔽人,在床榻上的战斗力下降是一个很明显的讯号,是时候得开始考虑一下身后事了。
前有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大唐的稳定传承太过重。如果不能避免前一个王朝最大的悲剧,那大唐就太失败了。
虽说自己是大唐第二任皇帝,但高祖李渊只在位九年,是生生被自己逼着退位的,武德贞观两朝几乎可以合二为一,更何况加起来也不过才二十多年。
这么点年头怎么够呢?如果真有个三长两短,和隋朝二世而亡有什么区别呢?
最起码要像汉朝一样,汉与唐有着太多相似之处。
前面都有一个二世而亡的朝代,都是历经乱世后的大统一王朝,有广袤的国土和雄厚的实力,如果大唐能像汉朝那样传承四百年,也算可以了。至少能少些遗憾。
但前提是有个好的继承人,以及良好的内政和外围环境。
现在大唐的内部看似稳定,官员清廉勤政,一切都井井有条。但一个不争的事实仍旧存在,那就是世家门阀。
自汉开始,世家门阀成型,已经成为和皇权连为一体,共同成为权力和利益的分享者。从汉末到现在。哪个离开了世家大族支持的王朝活下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