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书笑道:“掌柜的有话明说便是。”
聂玉茹问道:“听小兄弟的口音,莫非是鲁地人氏?”
张行书应道:“没错。”
聂玉茹目光涣散片刻,似在回忆什么,接着道:“怪不得,外子的口音与你极是相似,可惜他走得早,好些年没听过了。”
她忽然笑道:“我说这么多作甚,这样吧,那铺子反正也要不了几两银子,便送给小兄弟了,德子,你去取草契来,待会与小兄弟去官府,改成红契。”
身后一个伙计应声离去。
民间俗话说,想要学艺,须得效力,不然别人不会教你真本事,做生意也是如此。
行刺卓家父子,得来百两银子,昭武本想把钱全都给张行书,可他坚持只拿半数,也就是五十余两。
吃穿用度,以及近日花销,所剩不足十两银子,能省去租店铺的钱,当然是再好不过,所以张行书即便心存疑惑,也难以出言拒绝。
容不得他多想,聂玉茹又道:“怎的,担心我诓你不成?”
张行书连忙道:“怎会,我是觉得……”
“那就无须客气。”聂玉茹挥挥手,道:“你与方才那个伙计去一趟官府,我这就让人装点一个瓷盒,你回来瞧瞧样式如何。”
话说到这,张行书只好拱手谢道:“那便有劳。”
过了半个时辰,张行书拿着盖有官印的红契,将其收在怀中,与德子等人一同返往聂玉茹的店铺。
步入后院,正瞧见聂玉茹手里拿个瓷盒,看到张行书,她走上前来,笑道:“事情办得如何?”
张行书点头,再拱手道:“多谢掌柜帮衬,但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