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吴争就可实施第二计划,那就是曾经吴争夸过陈胜,在天长留下了一支军队。
以天长为据点,蚕食泗州,形成对阿济格大军的两面合围。
再加上廖仲平的左营和夏完淳的建阳卫,四路大军,足以对阿济格部分割包围,然后切食之。
但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初时势单力薄的广信卫孤军,必须有一个“明正言顺”的理由北向,否则,阿济格岂能容李过占据定远这座小城?
让清廷、阿济格降低敌意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广信卫反叛,以一支不属于任何势力的叛军进入凤阳府,阿济格自然是想收编它,而不是歼灭它。
这样一来,广信卫就能以定远为跳板,直接向凤阳城发起强攻,而不需要从千里之外开拔。
谁抢占了战争的突然性,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还有一句话,先出手为强,后出手遭殃。
两军对垒,如果征兵、宣战,大张旗鼓,对方一样可以照样画葫芦。
这就造成了战争的长久和伤亡的急剧上升。
而这,以大将军府眼下的财力,承受不起。
只有速战速决一个办法,一场规模足够的大捷,才能重建民众、商贾对财力枯竭的大将军府的信心。
但吴争没有想到的是,多尔博突然进攻海州。
这一步之差,差点使得吴争所有布局破产,因为一旦进攻海州的大军顺势南下,淮安、扬州便会沦陷。
已经将主力调向长江沿线的北伐军,难以短时间聚集起至少得五万人以上的一次军事行动。
那么,吴争就只有放弃所有布局,重新打一场江北大战……第四次江北大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