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无人反对吴争这连番的改革,至少在明面上,一切都非常顺利。
顺利得,就象是虚幻。
仿佛,帝位更迭、权力的再分配,是十年前就已经定好的事一般,丝毫不显得突兀。
唯一突兀的是,新君的身材稍稍矮小了些,宫中储备的各式各色龙袍、常服需要赶制,着实忙坏了尚衣监那些个内侍和宫女们。
除此之外,一切如常,有句话形容很合适,歌照唱舞照跳。
连朱莲壁也不反对,他甚至还有些感激,吴争终究没有撤除锦衣卫,给他留了些体面。
义兴朝,真的不一样了。
内阁的实权和军机处的设立,架空了皇权,这让皇帝永远不错,成了“神”。
准确地说,是神位。
神位,总比牌位好!这道理,放到哪都适用。
荣升辅弼的夏完淳问过吴争,“这种做法实属掩耳盗铃之举,有意思吗?”
吴争答道:“半斤和八两有区别吗?”
夏完淳被怼回去了,是,许多事,做可以,说,得慎重!
宋安在私下里问过吴争一句话,“少爷太厉害了,咱在杭州府都做不到的事,您在应天府干成了……。”
于是被吴争一脚踹了个趔趄。
但黄道周显然是激动的,他出正阳门送别吴争时,郑重向吴争保证,“若三年之内,国库再无三百万两盈余,臣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