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派去攻打鲜卑的兵少了,很容易重蹈覆辙,客场作战风险很大。现在的南匈奴和乌桓大概率是靠不住的。
派兵多了,一旦不能速战速决,战况有所拖延,好不容易维持的国家财政必将再度走向崩溃。
而且,万一让鲜卑人察觉到危机,团结在了鲜卑单于的麾下,那刘辩不是坐蜡了。
随着这一年快要走到尽头,国库的岁收增长已经成为定局,今年除了依旧不安分的鲜卑,和三河等地持续数月的雨水外,并未有其他大的天灾人祸。
刘辩继续问董卓:“本宫听说地方官吏豪强常有贩卖匈奴人为奴之举,如今可还有吗?”
董卓没想到太子竟能了解到这些,答道:“回殿下,臣到任时,此种行径甚是猖獗,后来臣在严厉打击之下方才有所减少,但不能杜绝。”
这也是董卓能在南匈奴人中快速积累声望的原因之一。
“卿此举做的不错,得让刺史太守推行下去……卿历任地方,可知屡禁不止的原因?”刘辩试探性地问道。
董卓答道:“多是地方豪强,以为有利可图,联合长吏仗势欺人。”
……
“大鸿胪位高权重,主管郡国上计,卿的德行与才能我是知晓的,定能严查不法!”
在刘辩最后的勉励后,董卓告退。
董卓比刘辩想象地更坦率,问什么说什么,他在刘辩面前的表现像个传统的出身边地的粗鲁武夫,性情豪爽,没什么心机。
刘辩自然不会当真,但关羽却信了。
关羽对着刘辩感叹说:“以前臣就听说过他爱兵如子,如今看来,果真是个信人。”
刘辩说道:“云长,如果我告诉你,所谓鲜卑与南匈奴之间的串联是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