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很明白,这些胡人是用不完三辅的土地的。
可如果不能处理好三辅的胡人,以及更进一步的遏制凉州和并州的胡人对三辅的袭扰,那么即便三辅土地水利充足,也很难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
所以他全力支持起了陶谦的屯田事宜。
可屯田这事主打一个你情我愿,真正被屯田政策吸引来的匈奴人和羌人才有屯田的动力。
但这些羌人匈奴人因为过去朝廷的政策往往会随着长吏的离任而人走政息,虽然屯田看起来颇有吸引力,应该能让他们过得更好,可他们本能的不信任。
只要他们能以原本的耕牧结合的方式在三辅活下去,他们就不会想着主动屯田。
对此,皇甫嵩的处理很简单,只要你还在三辅,你不愿意,他就打到伱愿意。
要么离开三辅,前往前路未明的未知之地,要么老老实实地屯田,还能享受官府许诺的种种优质条件。
至于那些想要保持现状的,就是皇甫嵩目前正在处理的。
只是,随着屯田的规模越来越大,从汉阳调来的屯田吏早就不够用了,而皇甫嵩又不愿意大规模动用本地士人,他有些担心凉州羌人为豪强所用的情况在三辅重演。
目前他采用的策略是三辅轮换,可右扶风与左冯翊的人口以两地治所槐里和高陵居多,此二地离长安很近,其中大族互相联姻,导致此举效果有限。
正在皇甫嵩思索间,他的侄子皇甫郦就带着一个明显羌人打扮之人走了过来。
那人一见皇甫嵩,马上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下拜道:“羌人布迷拜见府君!”
之后又拜见了站在皇甫嵩身旁的人。
皇甫嵩见这布迷除了羌人打扮外,行事作风与汉人基本没什么区别,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除了已死的豪帅,你族中可还有不服你的?”
布迷答道:“多谢府君关心,贼众都已经伏诛,剩下的部众都是愿意追随将军屯田定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