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刘辩又下诏曰:自三公以下,笃信巫卜之术者,皆不用。
被刘辩拜为新青州刺史的乃是侍中陈纪,这位和荀爽一同入京的大儒学问是实打实的,相较于荀氏,陈纪家境不算富贵。
历史上,陈纪的儿子陈群在曹丕的支持下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但陈群的后人在传承了数代后,在门阀政治的顶峰时期,反倒排不上号了,不得不说这也是种历史的讽刺。
陈纪治学的态度颇为务实,虽然缺乏为官的履历,但刘辩有时遇事召他询问时屡屡有收获,所以对他寄予厚望。
刘辩说道:“以陈公为刺史,朕思来想去,总觉得大材小用。可是青州情况特殊,至今仍有黄巾作祟,州郡矛盾累积多年,朕实在找不出比陈公这样的大儒更合适的人了。”
陈纪很是上道,答道:“青州之事事关百姓民生,陛下所命,臣责无旁贷。且官秩于臣不过虚名耳,更何况刺史位卑权重,贤者可使一州百姓得安。”
陈纪小时候就以会说话闻名,一时间君臣俱欢。
刘辩明白,在这个能以拒绝朝廷征辟来提升名望的时代,陈纪等人选择接受他的征辟,背后一定会有人嘲讽他们贪图富贵,晚节不保。
这种社会风气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刘辩也只能慢慢来。
刘辩又道:“侍御史司马防上书弹劾北海相王方在平叛时表现不佳,陈公此去,还当查明王方是否当得北海国相!”
陈纪应下不提。
在陈纪外任之后,刘辩便将陈群调进尚书台,守尚书郎。
尚书台每天处理这么多文书,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五月,小麦入仓。
三辅屯田的收获没出现什么意外,京兆尹皇甫嵩则带着成果进京述职。
皇甫嵩坐镇三辅,屯田、援助凉州作战,兢兢业业,唯诏命是从,从未怨言,堪称关西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