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审是朱元璋定下的,说对武臣犯死罪必须亲自审讯,不过老朱定下这个规矩的用途也可能是,自己方便定武将死罪,这不是冤枉他,比如胡惟庸案与蓝玉案里面……
三司会审就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长官一起办案,九卿圆审那规格就更高一些了,六部九卿,大佬们全出动了,难得如此团圆……
朝审并不是说在朝堂之上审,而是在三法司与一干公侯伯等人共审。
以上说到底还都是官员、勋贵办事,但大审就不一样了,大审是在三法司的基础之上,由司礼监太监主持审录罪囚,换言之,真正说话算数的,不是三法司,而是司礼监太监。
大审制度是朱祁镇时期确定下来的,死太监王振的发明创造,后来一直保留了下来。
现在何鉴提出大审,摆明了是问朱厚照,现在的大明还要不要宦官指挥司法,和什么囚犯并没有太大关系,张永虽然是个宦官,但作为八虎中仅存的老宦官,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何鉴的用意。
朱厚照将目光投向张永,淡然一笑:“张永,你如何看?”
张永赶忙转身行礼:“万岁爷,臣只是个宦官,并不通晓《大明律》,这大审便交三法司负责吧。”
朱厚照满意地点了点头,言道:“既是如此,那司礼监就派人旁听吧,不得干涉。”
此言一出,何鉴虽然有些不满,但也认可了。
朱厚照不可能完全抛弃宦官,想想老爹,虽然谈不上被文官给架空了,但也是承受着文官集团的太大压力,除了皇室宗亲的事之外,大部分时候文官说什么,那就办什么,文官说怎么办,那就怎么办。
虽说当时文臣整体素质不错,可他们并没有改善大明,也没有改变大明国力不断下滑的处境。说到底,文官有自己的考虑,也有自己的利益,他们有些时候并不会大踏步走出舒适圈,除非有一股力量驱使他们,这股力量要么是强大的皇权,要么是弱小的皇权与强大的宦官。
现在朱厚照把握大局,皇权握在手中,但同时还需要让宦官保留一定的存在,不至于将宦官这把火彻底灭了,意在告诉官员,要么办事,要么我会找其他人办事。
李东阳、杨廷和、何鉴等这些人都是老谋深算,自然清楚皇帝的安排。
朝会后,朱厚照返回文华殿。
崔元入殿,行礼后道:“陛下,皇室宗亲俸禄改制之后,引起不少宗亲不满,包括锦衣卫内部,也有些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