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过完,泰初二十二年初,早朝恢复,各官署也忙碌起来。
正月十六日,圣旨同时下到卫府与安郡王府,将卫氏嫡长孙赐婚为安郡王正君,同时升安郡王爵位至亲王,可谓是双喜临门。
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元晗却并不曾开怀。
原先有元昀挡在前面,敌在明我在暗,才能一路有惊无险。现在元晗地位骤然提升,位置调转,敌在暗我在明,更需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徐氏一日不除,元晗一日不能安寝。
几乎是预料之中的,陈焕贪墨一案起了波折。
指认陈徐两家金银往来的陈氏家仆突然翻供,称是受了主人家的责骂,故意伪造了账本陷害于陈家。
年前查案时,除了账本和家仆的口供,并没有查到什么实质性的证据。现在唯一的证人再一翻供,这个案子几乎可以认定为冤案了。
只剩下王笙不甘心,还在穷追猛打,连黄珊都私下里说:“这个案子,徐晶做得很漂亮,处理掉了最关键的证据和证人,表面上做得滴水不漏,王笙想查出蛛丝马迹来,难。”
元晗觉得,这件事远不止于此。
王笙虽然查不出什么线索,但一直被盯着,也不好受。徐晶一定还会有动作。
风平浪静地过了一个月,王笙在徐茹贪墨一事上再无进展,泰初帝申斥了她一顿,这件事以王氏的落败告终。
徐茹升迁入户部,做了户部侍中。虽然品级没有变,但由地方官升入京中,而且是户部这样的实权衙门,可以说是大的升迁。
年前礼部考评的官员,陆续赴任后,青州出了一桩大事。
刚刚赴青州上任的青州录事赵梓,在任上不足半月,因水土不服病故。水土不服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但病故的,却是少见。人既已病故,朝廷照例安抚了赵梓的夫女,便算了结。
不料御史台谏议大夫赵承睿在朝议时上书称,族妹的死另有缘故。
距离赵梓的病故又已经过去半月有余,泰初帝根本没将一个五品州府录事的死放在眼中,大部分官员也不曾记得有这样一个刚刚上任的官员病故的消息,大殿里满是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