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又过了一炷香,兵甲引众人入辕门,主帅帐中坐着一位膀大腰圆的汉子。
此人鬓角生了华发,双目却似鹰隼,有股阴冷戾气,实乃久经杀伐之人。
“尔等报上自家姓名。”
董卓,字仲颖,生于颍川,长于凉州地,少年时也是个游侠儿郎,仗义疏财,结交羌胡,后来被朝廷征辟,因战时功勋,现任东中郎将。
“吾乃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后,今日特携义兵前来助朝廷灭贼。”
“吾是崔琰,清河郡人士,携义兵来匡辅汉业。”
两家兵马报上来路,董卓微微点头,对崔琰笑道:“崔氏子弟个个人杰,今日前来相助,吾甚幸之。”
董卓抬眼看去只观右侧,对刘备做了轻慢态度,一则是他无官无职,二则是他兵员稀少。至于崔琰顶着崔氏的名号,这一点便足以引起董仲颖的重视。
“将军谬赞。”崔琰躬身答道。
“好,诸位请坐。”董卓为崔氏一行四人设座,而刘备只得了一席,关张二人立于刘备身后。
“将军,此次讨贼可有定谋?我等该如何听命?”崔琰起身问道。
“汝等来得正是时候,若是再轻慢一两日,本将怕已拔营而去了。”董卓笑道。
沮授面色一变,随即起身道:“将军这是要去往何处?”
“汝是何人?”董卓略微不喜的问道。
“贝丘令沮授。”
董卓顿时拍案怒骂:“你一小小县令,不知在家中固守,来此地作何?本将如何行事难道要报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