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能顺利拿下武关道,但是,从武关道入关中,再由关中入汉中,前后有千余里地,又带着近十万百姓和那么多辎重,只怕半个月也走不完!

    而且,一旦取武关道,关中必然震动,汉廷必然震动,不说倾全国之兵来剿,调集数万甚至十数万兵力来剿总是有可能的……

    在返回西城的路上,李汗青一直在纠结。

    宛城有近十万随军眷属是必须转移到汉中来的,而要养活他们,就必须带上一些粮草辎重,仅凭汉水边那条小道肯定不行。

    倒是能让那些腿脚和体力比较好的人走那条小道……

    想起汉水边的那条艰险小道,李汗青不禁一声暗叹。

    那样的路,便是身强力壮的将士行来都有些吃力,就更别说老弱妇孺了!

    也不知道何方那边的进展如何了?

    早在旬水边得知典韦顺利攻下郧关时,他便派了人回宛城,带回去的命令之一就是让何方带着工字营将那条沿江小路修一修。

    为此,他不但让方宏派出了震子营一个屯的将士去协助工字营爆破,还将宛城那些尚未投诚的俘虏全部交给了工字营当苦力。

    只是,他亲身体会过那条沿江小道的险峻,知道要将那条险峻的小道改造成坦途绝非一年半载之功。

    可是,探查完四条连接关中的古道之后,他隐隐觉得还是走那条沿江小道更靠谱,哪怕要扔掉大部分辎重也比绕道关中更靠谱!

    毕竟,带着数万老弱妇孺和那么多的辎重长途跋涉千余里,一旦遭到汉军大队人马的围追堵截,饶是他李汗青武力盖世只怕也无力回天。

    一念及此,他的想法越发坚定了:就走那条沿江小道,哪怕放弃大部分辎重也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只要人还在,只要凝聚力还在,辎重算什么!

    刚刚回到西城西门外,他便对紧随身侧的王顺一声吩咐,“立刻派人通知刘季:本帅要回宛城,汉中之事暂时托付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