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书院是本朝有名的书院,出了许多的进士,朝中许多官员早年都曾在那里读过书。
如今的山长还是从前的国子监祭酒周愈,周愈年纪轻轻就学问精深,刚及不惑就做了国子监祭酒。
只是也因为年轻,国子监许多老人都不服,在里面被排挤的很严重,没干多久,天生性格疏阔的周愈就干脆直接挂冠而去。
当时明山书院的山长已是一年迈老朽,早听说他学问好,干脆想法子把人请了过来,想让明山书院后继有人。
书院也并非象牙塔,各种人情往来同样纷繁复杂,且明山作为本朝数一数二的书院,同官场亦有很深的联系,或明或暗的诸多因素共同搅得这一池水幽深不已。
但好在书院同真正的官场还是不一样的,明山的教书先生虽然大多才高气傲,骨子里还有读书人的迂腐。可明山书院自建立来,就是做学问的圣地,只要有真本事,三十岁做山长也无人敢多说什么,教书先生们只服比自己学问精妙的人。
于是周愈就凭着一身的才气,没几年就成了明山书院的掌院山长,且在他的引领下,明山书院这几年势头越来越强劲。
此事在朝野之间一时也被传为佳话,有说明山书院与周愈是互相成就,也有说前山长慧眼识珠的,但就是没人再说当初人家在国子监是怎么被排挤。
这其中种种谢蓁自然不知,她只知道明山书院是顶好的,可是顶好的书院又岂是凡俗人能进去的?
长嫂王氏出身书香世家,从前闲聊之时,也曾听她提过要进明山书院,便是有旷世大儒的引荐帖也不能逃过书院自己组织的考试。每年想进明山书院的不知几何,最终通过层层选拔考试,真正进去了的却不足百人。
相比全国近百万的学子,进了明山书院的可谓都是凤毛麟角。
所以徐述到底是从哪一点觉得谢临一个十二岁的毛孩子可以进去。
“你说的是我知道的那个明山书院吧?”
谢蓁想了一下,仍有些怀疑地问,脸上也布满了不确定。
徐述当然知道她的不解,但是他只点了点头,却不说话。
然后就自顾自走到圆桌边,倒了几盏茶喝,约莫是没有那么渴了,他这才引着谢蓁往美人榻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