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知远的大营之中,一个和尚带着微笑,站在一旁。
当日远袭秦州之后,刘知远功败垂成,凭心而论,他抛下大军自己去偷袭秦州,从事后成败而论,确实堪为他人诟病,但主将者有时候行事也不能太过拘泥,当年曹操与袁绍决战事,就曾率领五千精锐偷袭敌后,只不过曹操当初成功了,而刘知远失败了而已。
此事之后,刘知远不恨张迈、郭威,却恨孟昶不能作为自己的强援。他这几日回想之前种种迹象,越想越觉得自己的预料没错,只恨孟昶不肯为援,以至坐失良机罢了。
等回到大营,虽然主力军在慕容彦超的主持下大营幸保不失,但石敬瑭对他的信任却降到了最低点,眼下石敬瑭不撤换他,那只是为了不犯“阵前易将”的大忌!
就在昨日,当契丹忽然有大变动的消息传来之际,一个和尚秘密来到了刘知远的大营。
“你是说……”刘知远瞪着和尚:“契丹北退,都在张元帅预计之中?”
和尚微微一笑:“是。”
刘知远瞳孔收缩了一下,道:“这么说,这一切都是张迈布的局了。只是我不明白,你今天到这里来,为的是什么!”
和尚道:“贫僧于军国大事,所知不多,此来是转达元帅的一句话:希望刘大将军,还能记得当初的约定。”
刘知远也看得出这个和尚在天策军中地位不高,所以也就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向后倚着靠椅,猛地望向北方,喃喃道:“错了……错了……我们都猜错了!难道……杨易不在关陇……他在那边?”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说已经进入寒冬的关中地区,却说当今年天气才渐渐转凉时,漠北与西域之间的通道却正处于繁忙季节。
这种夏季才过、秋季方兴时,野草正盛,马群正肥,当此之际,最适合赶路。
尽管西域、漠北处于两个政权的统治之下,但这并不能妨碍商人的步伐。漠北产皮毛,也产马,西域的马种品种较优,漠北之马则以量取胜,所以两地同是产马,却还有交易的空间,且西域则产有各种奇珍异宝——这些是漠北贵族酋长们所需要的,更别说自天策政权勃兴以来,龟兹、疏勒等地棉纺织业大盛,棉纺衣物的价格大大降低,以此与漠北的皮毛作为交易,也是大宗的交易货物之一。
除了西域、漠北本身的交易,还有来自东北地区与西域的交易。东北地区的出产可比漠北更加丰富,那里有海产品,有良木,有补药中的极品——人参,有珍珠中的极品——东珠,而来自印度的珊瑚,来自天方的绒毯等等,则是东北豪酋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