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留着吃肉,母鸡留着下蛋,等天慢慢热了起来,夏季的时候,李家村已经不愁鸡和鸡蛋吃了。

    不过李家村人低调,他们条件好了起来,可隔壁的村子还是那个样子。怕人家来借粮,他们吃的时候都是捂着嘴巴吃的,生怕被人知道。

    现在的李家村,完全大变了模样。

    家家户户都是灰黑色的墙壁、黑色的瓦,屋前铺的是青石板,那么大一块即使家里来了人也够坐。

    从青石板到大门口铺的是鹅卵石,既好看,又能阻止带了一脚泥进家门。

    鹅卵石路的两边,一边各挖了水沟,建成了菜园子,喜欢种花就种花,喜欢种花就种花。

    靠近围墙的地方,还种了几棵从山上挖来的野果树,什么板栗、李子、柚子,大家看着自己种。到时候哪家熟了,不仅可以自己摘下来当零嘴,还可以送给左右的邻居拉拉关系。

    后院更简单,屋檐特地往外延伸了至少两米,修了一个不带围拦的大阳台,青石板不够,就用木板铺着,稍微比地高那么一两个台阶。

    围着阳台挖了一圈花圃,种了一些山上挖来的野花。

    除了留着一块地建了一个杂物房(放柴禾和其他杂物),一个打水、洗衣服、洗菜的地方,大部分地照样留下来用来做菜地,具体怎么分、要怎么种,看各家喜好。

    水井到不用家家户户都有,直接拉的管道,因为成本问题,管道暂时用的是竹子。

    竹子连接村里唯一的水房,只需要把口子上的那个塞子取掉,就会有水通过来。

    而水房是由村里的老井水改造的,加盖了一座房子外,还有一座巨大的风车。

    水房以及管道的日常管理,平时由里正的大儿子大柱以及李族长家的二孙子(因为他拜了一个木匠师傅)二人负责。若需要大面积修整,则另外邀请村里的其他人参与。

    因为李二家跟其他家有些不同,因此他们家的房屋建设也稍微有些区别。

    他们家的房屋多建了几间,一间由边平灵带江小兔住,左边的厢房一间给李二住,一间给李三、李五二人,一间给刘康、李七;右边的厢房一间给李四妹、李六妹、刘翠花花三姐妹,一间给边二妹、边三妹、边四妹三人,一间给边老三、边娘夫妻二人,一间客房备用,算下来差不多八间屋子,加上堂屋、厨房差不多有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