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之所以会入对方的眼,不过是为了提前“投资”罢了。
一个是刘康入书塾时间短,却考中了秀才,大家都觉得他特别有天赋;另一个则是他与项浩宇交好,陈家托不上项家的关系,通过刘康周转一下也行。
如果刘康能够往上考,那自然是好事情,证明他们陈家这回投资有眼光;即使刘康止步于此,也没关系,至少他也是一个秀才,说是与秀才公有亲,他们商人脸上也有光。何况他女儿多,损失个把也不觉得可惜。
边平灵“……”
这是不拿女儿当人啊,某些古代人的想法果然弄不明白。
不说刘康现在还不到相看的时候,就是到了,有这样一个当爹的,陈家姑娘再好,她也不敢让刘康娶回来。这摆明了娶回来就是一笔“债”,一个麻烦。
刘康需要的是“稳”,能够锦上添花就添,添不了就算了。
不过老是有人上门打听他们家的姑娘和小子,边平灵确实需要注意一下,说不定能够从中挑到一两个合适的。
这天,里正夫人突然上了门,说她这里有一个姑娘想要介绍给他们家认识,让她先别急着拒绝,听听情况再说。
里正不是有一个侄子在镇上当店小二吗?他家掌柜的有一个女儿,年芳二九,在大户人家做丫头,因为平时表现颇为不错,得到主家赏,提前放了出来。
“要说这位姑娘,那是长得真好看,眉清目秀,十分俊俏。别看她只是一个丫头,但也是在大小姐身边呆着,称得上是一个副小姐,不光身子养得好,琴棋书画也是跟着大小姐一起学的。”
“大小姐也是真心喜爱她,若不是要嫁人了,也舍不得放出来。”
说到这里,里正夫人停顿了一下,“有件事情我得跟你说清楚,一般大户人家把姑娘放出来,不是因为年龄到了,就是因为犯了错。而这位姑娘被放出来,是因为得了恩典,可不是因为她做得不好,或有什么毛病。”
“只是这姑娘已经十八岁了,年龄还是稍微有点大了,他们在镇上相看了好几家,对方不是冲着姑娘的嫁妆去的,就是带着别的目的。他们家也不求姑娘能够大富大贵,就想找一个小富之家,让姑娘能够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他们会想到你们家,也是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我们村经常跟他们饭店做生意,人家跟我们是老熟人,也了解你们家在村条件不错,颇为和气。另一个就是你们家出了秀才公,下面还有两个读书的弟弟,虽然她以后嫁的不是秀才公,但做为兄弟,多少也能够照顾一二。若是嫁过来生了儿子,把儿子好了,说不定还能穿一回凤冠霞帔。”
“再一个,他们也是认可你这位做大嫂的,觉得有你这位一位明事理的大嫂在,以后在妯娌关系上也不会吃太大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