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这个人,是历史上袁术称帝之后所册立的大将军,以地位来说,在袁术称帝后的鼎盛之期,张勋可算是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这跟张勋的出身自然也是脱不了关系的,毫无疑问,以袁术四世三公的地位,不可能随意任命一个普通的游侠之辈任大将军,
但以袁术当时的立场而言,拥有高阶地位的士族门阀也不会轻易响应他叛汉的举动……
所以可是大致推断的是,张勋是淮汝本地的大豪强,但其祖上绝不会是受过功勋的朝堂高官,他只是拥有众多附户和私士地方的霸主,有势力却无政治背景,是和李通一样的人物。
也只有这样身份的人物,才可能接受伪帝袁术的号召,成为其麾下的首府大将,
换成有底蕴的世家门阀,其家主绝不可能轻易的抛弃百年来的家族底蕴,去给什么仲氏皇帝当大将军的。
身为一个拥有广阔土地以及众多附户的大豪强,那张勋自然也有着他独特的能力和眼光。
虽然此人在历史上的战绩确实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所有战绩皆为败绩,但究其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时势……论能力他肯定还是有的。
同样是淮汝之地的大豪强,张勋若是也能如同李通一样的选投了明主,想来其所留下的声名应该会比走原有的历史轨迹要强许多。
……
当下,张勋拦住了陈兰和雷薄等人的举动,让他们不要着急渡河,而是派人前往沙头堡暗中探听荆州军的动静。
虽然他在主观情绪上,也觉得荆州军应该就是打算集中全部兵力埋伏在沙头堡围歼己军,但为了慎重起见,张勋觉得还应该全方位的探清情报比较稳妥。
于是,张勋连续派出了七队斥候去往汝水南岸打听消息,但得到的回复统统都是一样。
沙头堡附近的荆州军,依旧埋伏在以安县和沙头堡为中心点的四周,并无任何移兵的痕迹和动向。
几番查探之后,张勋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他也不在阻拦袁术军的诸部将领强行渡河的举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