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博手机小说网>青春都市>重生之文娱高手 > 第二十五、六、七章 三合一章节
    作为竞争对手,没有杂志社不想把七夜挖过来。可是让他们郁闷的是这个七夜好像真的一点都不在乎名利一样,到现在都没露面。

    而《儿童文艺》对他的信息保护的非常严密,据说除了两位总编,无人知道他的具体情况。正当他们徒呼奈何的时候,机会来了。这个机会正是来自于《拇指姑娘》。

    《拇指姑娘》的质量,更加坚定了他们找到七夜的决心。但同时这篇故事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逼出七夜的思路。

    这事说起来话长。这个世界z国的儿童市场和前世非常相似,那就是处在国家重重保护之下。稍有一点出格的儿童作品,肯定是第一时间被和谐掉,毫无商量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发展进程可想而知。

    几十年了还停留在三字经,看图识字,乘法口诀,等传统科普读物上。在表现形式上还不敢突破半兽人、英雄的事迹等模式。

    虽然各大杂志社都在致力于挖掘儿童的潜力,培养这方面的创作人才。但脱不开这个枷锁,效果并不明显。

    《舒克和贝塔》的异军突起固然让人惊艳不已,可它还是没能在形式上突破半兽人的桎梏。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赵明远不敢下重注的原因。

    可是这一篇《拇指姑娘》偏偏打破了这种墨守已久的陈规。这简直就是为竞争对手提供了最好的把柄。如果他们不会利用那才真的愧对了商人这个名号。

    如果能借此逼出七夜最好。就算逼不出他,把《少儿文艺》弄垮或者打回原形也对他们有利不是。

    于是,一时间关于七夜和《拇指姑娘》的各种负面报道充斥所有人的耳朵。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最先在海角论坛出现了一个标题为:《儿童》的商业奇迹,的帖子。

    发帖者以知情人的身份‘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一星半点关于‘炒作’、‘包装’之类的意思。并且盛赞这是二十一世纪初最完美、最成功的商业手段,足以上教科书。

    帖子没有说任何批判的话,反而不停的夸‘儿童’手段高超。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发帖者最恶毒不过了。把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炒作,完全否定了《舒克和贝塔》以及《拇指姑娘》的作用。

    网友们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发帖者的意图。但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网民都有从否定经典或者权威中寻找快感的习惯。

    大家一看到有人把枪口对准了当下红透半边天的七夜,就好像猫闻到了鱼腥味,别提多兴奋了。

    再加上发帖者处处以‘知情人’自居,说话也是点到即止,惹得众网友心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