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街市里,李叶一脸心事的朝着‘墨文斋’书房走去。
李承道的话不得不信,皇家密探打探出来的情报岂能有假?
虽说只是一句简单的提醒,但李叶心中清楚,李承道是真的把他当朋友看了,尽管这个‘朋友’目前还只能停留在吃喝拉撒上,但对他来说,已是不小的帮助。
脚下得不紧不慢,李叶似乎从出门之后,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麻石子铺就的东市街口热闹非凡,不夸张地说,这里足以相当于长安城的中心商业区了。
‘墨文斋’就坐落在借口的南北角,东市大街的正中心,实打实的黄金商铺。
也不知李德简和几个勋贵纨绔们用了什么手段,原本有市无价的铺子,最后被那主家以两百贯的超低价钱贱卖。
一开始主家找上门时,李叶还当是这老小子故意拿他寻开心的,差点抄起笤帚把人赶出去。
直到后来,那铺子的主家老泪纵横、苦苦央求,非要以两百贯的价钱卖给他,甚至都快要跪了下了。
他这才半信半疑的签了字据,甚至还因为这事儿整整高兴了一晚上。
“墨文斋”的旁边是一家档次颇高的茶馆儿,掌柜的很生意头脑,一看旁边的印书铺子大火之后,马上就在外面摆了几张茶桌,开始走亲民路线。
那些苦苦排队等待买书的学子们,正好找到了歇脚的地方,茶馆儿的生意也跟着火爆起来。
此时大唐的民风颇为开放,文人士子们在公开场合谈论朝政,官员甚至世家勋贵和皇帝,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尤其是眼下国家初定,正是需要他们这些文人巩固稳定根基的时候,这无疑更是助长了这些读书人的嚣张气焰。
茶肆里的这群文人,便是典型代表。
不过,也有些许不同,因为这群文人中,还混杂着一位官二代衙内,名叫何俊杰,人不如其名,五短三粗的身材,配上那张蜡黄的锥子脸,那里有半分‘俊杰’的模样。